2024年初,印度塔塔钢铁公司宣布关闭其在英国的两座高炉,并用只能熔炼钢铁废料的电弧炉替代时,世界似乎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。
这个曾经的“日不落帝国”,工业革命的起源地,如今却沦落到连用铁矿石炼钢的能力都已丧失。
讽刺的是,将英国推向这步田地的,并非战火,也非天灾,而是它自己参与制定的一场“高端局”。
这场游戏,以全球化为棋盘,以“自由贸易”为旗号,最终却让英国这个曾经的工业霸主,变成了“高端规则”的牺牲品。
回望19世纪,英国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主角,蒸汽机的轰鸣声中,纺织机昼夜不停地运转,英国制造的商品行销全球,它也因此被称为“世界工厂”。
彼时的英国,凭借着强大的工业实力,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,将世界远远地甩在身后,从跨越海峡的巨轮,到连接城市乡村的铁路网,再到巍峨耸立的伦敦塔桥,英国制造的钢铁,支撑起了一个时代的辉煌。
然而盛极而衰,似乎是历史的宿命,20世纪后半叶,随着美国、德国、日本等国的崛起,英国的工业优势逐渐丧失。
进入21世纪,曾经的钢铁帝国更是进入了寒冬期,钢铁产量断崖式下跌,从巅峰时期的全球占比近一半,萎缩到不足1%。
曾经数十万钢铁工人,如今只剩下不到两万人,曾经繁荣的工业城市,如今变成了失业率高企的“铁锈地带”。
二战后,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,美国变成全球霸主后就开始制定“自由贸易”,靠着“自由贸易”美国的经济迅速变成全球最大经济体,并且还构建了以自身为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。
英国,这个曾经的“日不落帝国”,此时却选择了追随美国的脚步,一头扎进了“自由贸易”的怀抱。
或许是昔日的辉煌让英国产生了错觉,认为即使放弃制造业,凭借着金融和服务业,依然可以在全球化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于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英国政府开始大刀阔斧地削减对制造业的补贴,鼓励发展金融和服务业,大批制造业企业在失去政府支持后,逐渐走向衰败。
伦敦金融城的灯火,掩盖了英国制造业的衰败,金融业的繁荣,让英国经济表面上看起来欣欣向荣,但却掩盖了更深层次的危机——制造业空心化。
但美国真的在“帮助”英国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,美国推行“自由贸易”的真正目的,是为了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,将其他几个国家变成自己的“市场”和“加工厂”,从而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。
英国,这个曾经的“老师”,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掉进了美国设下的陷阱,变成了美国的“附庸”。美国通过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等“高端规则”,将英国牢牢地控制在产业链的低端,而英国却天真地以为,自己正在搭乘全球化的“顺风车”。
为了遏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,美英等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“高端规则”,试图将发展中国家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。
技术壁垒:通过设置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,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。
然而,中国并没有屈服于这些“高端规则”,相反,中国将这些挑战视为机遇,通过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,成功突围,实现了从“世界工厂”到“制造强国”的华丽转身。
中国深知,科学技术创新是突破“高端规则”封锁的关键,因此,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对科研的投入,鼓励企业自主研发,吸引海外高品质人才,在人工智能、5G通信、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。
与此同时,中国还积极推动产业升级,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,中国制造的产品,不再是过去廉价低质的代名词,而是慢慢的变多地出现在了全球高端市场上,从高铁、核电到航天航空,中国制造正在改写世界工业格局。
反观英国,在“高端规则”的束缚下,却越陷越深,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产业支撑,英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下降,最终沦为了“高端规则”的牺牲品。
当英国政府意识到“去工业化”的错误时,为时已晚,曾经遍布全国的工厂,早已变成了荒芜的废墟。
曾经引以为傲的产业工人,早已转行或失业,曾经强大的制造业基础,早已被掏空。
英国,这个曾经的“日不落帝国”,如今却面临着产业空心化、失业率高企、经济增长乏力等一系列困境。
为了挽回“去工业化”造成的损失,英国政府在2024年推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——《投资2035:英国的现代工业战略》,该战略试图通过加大对数字技术、新能源、生命科学等新兴起的产业的投资,来重振英国制造业。
资金不足:英国政府在“去工业化”的过程中,大幅削减了对制造业的补贴,导致制造业投资严重不足。
人才流失:长期以来,英国政府对金融业的偏爱,导致大量人才流向了金融行业,制造业人才严重匮乏。
产业链断裂:由于“去工业化”的影响,英国制造业的产业链已然浮现断裂,很多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都需要依赖进口。
更重要的是,英国政府似乎并没有真正吸取“去工业化”的教训,仍然对“自由贸易”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,仍然试图通过“高端规则”来维护自身的利益。
然而在全球化时代,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。英国要想重振制造业,就必须放弃幻想,脚踏实地,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
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:英国政府需要加大对制造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,吸引企业投资,鼓励技术创新。
加强人才教育培训:英国政府需要加强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,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制造业领域。
重建产业链:英国政府需要鼓励国内企业加强合作,吸引外资企业投资,重建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。
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,例如《中国制造2025》,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升级。
华为、阿里巴巴、腾讯等中国科技公司,已经成长为全球科学技术创新的领导者,在5G通信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领域,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成果。
中国拥有世界上顶级规模、素质最高的工程师队伍,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。
在全球化时代,任何国家都不能固步自封,只有不停地改进革新、慢慢的提升,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只有那些顺应时代潮流、勇于改革创新的国家,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。